【導語】物聯網調研報告怎么寫受歡迎?本為整理了2篇優秀的物聯網調研報告范文,為便于您查看,點擊下面《目錄》可以快速到達對應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聯網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目錄
-
第1篇物聯網產業調研報告 第2篇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第1篇】物聯網產業調研報告
導語: 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將引發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是信息產業領域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和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聯網產業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聯網被世界公認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在物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職業教育必須緊跟物聯網產業發展步伐,做好充分準備。
一、物聯網產業發展情況
1.物聯網的定義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提出。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這個英文名稱,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物聯網的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第二,物聯網不僅僅是現在的互聯網的延伸,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對于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2.國內物聯網發展狀況
我國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了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計劃中已部署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究并取得重大進展,與歐美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是當前制定物聯網國際標準的主導國之一。國務院總理溫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其后溫總理多次在發表的講話中強調要促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開發。工信部也明確表示物聯網已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的大力號召下,我國的物聯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目前,北京、上海、江蘇、成都、福建、浙江、深圳等多個省、市先后制定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出臺扶持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從全國來看,物聯網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
我省是國內物聯網產業起步較早和相對集中的地區,在技術標準、市場應用、人才資源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先行優勢。針對美國“智慧地球”,溫總理提出了發展自己的“感知中國”,并將“感知中國”的中心定在無錫。2022年11月12日,江蘇省、中科院與無錫市共建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并初步形成了以無錫為核心,蘇州、南京為支撐的物聯網產業聚集區。
3。無錫物聯網發展狀況
無錫市通過做強、做大龍頭企業、加快引進優勢企業、孵化培育中小企業、鼓勵推進現有企業轉型,培育物聯網產業新的業務增長點。圍繞物聯網產業的四大核心領域,截至到2022年6月份無錫市已有各類傳感器、新型傳感網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軟件/中間件、
系統集成、網絡服務、內容服務、物聯網技術應用等企業361家,從業人員7。31萬。2022年底,無錫將在新型傳感器、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網絡運營及信息服務等領域集聚具有較大規模的各類傳感網企業500家以上,形成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5家以上,孵化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上市企業5家以上,到2022年,產業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
二、物聯網產業結構和對人才的需求狀況
1.物聯網系統架構及其產業鏈
物聯網系統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其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軟件、終端,整機、網絡到業務應用,主要涉及芯片與技術提供商、應用與軟件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網絡提供商、系統集成商、運營及服務商、用戶七個環節,包括了rfid芯片設計、二維碼碼制、電子標簽、讀寫器模塊、讀寫設備、讀寫器天線、智能卡、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專業性的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數據的傳輸承載網絡服務、終端接入控制、終端管理、行業應用管理、業務運營管理、平臺管理等技術。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覆蓋到工業、農業、交通、醫療、環境、娛樂、公共事業、安全等各個領域,可以說是包括了各行各業、各個物品。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不同國家都確定了各自發展的重點。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以下五個重點領域值得特別關注:
物聯網的五個重要應用領域。
2.物聯網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
我們對圍繞物聯網產業鏈的硬件、軟件、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四大領域的相關企業如: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科怡??萍加邢薰?、無錫軟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無錫英臻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大為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泛太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無線龍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天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慧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美新微納傳感系統有限公司、中科怡??萍加邢薰?、無錫銳泰節能系統科學有限公司、上海億道電子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物聯網企業進行了人才需求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每家公司都有高科技人才與技術背景,都有公司在物聯網產業中的產品,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并已初具產業規模。這些企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如表所示。
調研結果顯示,物聯網企業對高職層次人才主要需求為:電子產品生產技術員、物聯網軟件程序員、物聯網軟件測試員、物聯網工程項目技術員、網絡維護技術員、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設備、軟件營銷與技術支持人員等。
3.物聯網對于人才數量的需求
根據各地的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江蘇、浙江、廣東、北京、成都等地都紛紛上馬物聯網項目,并制訂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其中江蘇力擬在2022年全省物聯網產業銷售收入超1,500億元,2022年超4,000億元,其中無錫要達1000億元。浙江要在2022年物聯網產值達到1000億元。廣東提出2年內物聯網設備制造業產值超1000億元;物聯網信息服務業產值超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產業的大力發展造成對物聯網人才的大量需求。以無錫為例,無錫到2022年總投資40億元,建成引領中國傳感網技
術發展和標準制訂的中國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集聚各類傳感網企業500家,實現產值500億,需要引進和培養高級物聯網人才5000名,集聚從業人員5萬人。僅僅無錫就需要5000名高級物聯網人才,全國需要的物聯網人才數量可想而知。
三、物聯網相關人才培養現狀
雖然我國早在1999年就開始了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研究,然而目前在我國從事物聯網產業的人員,很大一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并沒有接受過系統和專業的物聯網知識培訓。目前來說,國內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大型企業是物聯網研究的重要力量。
2022年6月18日,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與無錫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在無錫新區聯姻籌建“物聯網技術學院”,成為中國高職類院校中首家物聯網學校。眾多的高校也紛紛申請設置物聯網相關專業。2022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新設置的140個本科專業中,共有30所高校設立了物聯網工程專業,2所設立了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5所設立了傳感網技術專業。
四、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規劃
充分發揮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建設優勢,緊緊依托全國物聯網人才實訓基地、省財政支持的計算機軟件實訓基地、無錫市公共實訓基地的資源優勢,建立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無錫市信電局、無錫物聯網產業園區、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無線龍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合作,探索“政、行、企、?!彼姆铰搫拥暮献鳈C制;完善以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實訓基地及省級軟件實訓基地等校內實訓基地、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合作企業、校企信息化交流平臺四位于一體的立體化培養平臺;完善“師傅帶徒弟”式的個性化能力培養平臺,深化“立體化培養與個性化能力拓展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按基本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能力三個依次遞進的模塊,構建“項目主導、模塊遞進”的專業課程體系,培養方案對接企業崗位任職要求,專業課程標準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工作過程;建立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機制,校企“互兼互聘、互培共育”, 優化“精專業,強實踐”的專兼結合教學團隊;建設“內外結合、功能互補”的專業實訓基地,推進深度融合型校外實訓基地及“廠中?!苯ㄔO,充分滿足實踐教學要求;推進校企合作的技術研發,面向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提升“技術研發、技能培訓”的社會服務能力。在“十二五”期間,建成社會效益明顯、特色優勢彰顯的江蘇省重點專業,對全省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
【第2篇】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以下提供調研報告給大家參考!
自xx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itu互聯網報告xx:物聯網》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后,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相互融合,促使物聯網技術日趨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聯”為核心的時代快速到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了物聯網戰略,投入巨資進行研究開發,我國也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在“xx”規劃和其他政策意見中做了重點部署,物聯網產業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
一、物聯網概念和關鍵技術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完成物品與物品、人與物品、人與人之間的互連,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聯網才能解決的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沒有考慮的、對于任何物品連接的問題。
(一)物聯網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
一是射頻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識別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是物聯網關鍵的技術之一。rfid標簽,具有讀取距離遠、穿透能力強、無磨損、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點。當帶有rfid標簽的物品通過特定rfid讀寫器時,標簽被讀寫器激活并通過無線電波將標簽中的信息傳送到讀寫器以及信息處理系統,完成信息的自動采集。
二是下一代網絡技術。下一代網絡以軟交換為核心的,采用開放、標準的體系結構,能夠提供豐富業務,具有分組傳送、控制功能從業務中分離、業務提供與網絡分離、端到端qos和透明的傳輸能力、融合固定與移動業務等特征。這些特征對實現物聯網人與物品和物品與物品可靠互連具有重要意義,現在已經成為現實的多種裝置的互連網絡,例如手機互連、移動裝置互連、汽車互連等等,都揭示了下一代網絡在互連任何物品方面的發展趨勢。
三是深度嵌入式系統技術。物聯網實現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主要目的是對物理系統的控制,這要求物聯網系統具有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嵌入式系統是實現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嵌入式系統綜合了計算機、自動控制、通訊等多項技術,是針對某一應用開發出的智能化機電產品。廣泛應用于飛機、汽車、家電、工業裝置、醫療器械、監控裝置等各類物理設備中,國際上把利用計算技術監測和控制物理設備的嵌入式系統稱為深度嵌入式系統。
(二)目前關于物聯網的認識誤區
一是把傳感網或rfid網等同于物聯網。事實上傳感技術也好、rfid技術也好,都僅僅是信息采集技術。除傳感技術和rfid技術外,gps、視頻識別、紅外、激光、掃描等所有能夠實現自動識別的技術都可以成為物聯網的信息采集技術。傳感網或者rfid網只是物聯網的一個領域,不是物聯網的全部。
二是把物聯網當成互聯網的無限延伸。事實上物聯網可以是傳統意義互聯網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據現實需要組成局域網、專業網,沒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聯網,類似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專業網、局域網才是其最大的應用空間。
三是認為物聯網是很難實現的技術。事實上物聯網是實實在在的,很多初級的物聯網應用早已在為我們服務。物聯網理念是在很多現實應用基礎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創新,是對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聯特征的網絡化、智能化、自動化系統的提升。